新聞網首頁
政大外交系主任盧業中。(中評社資料照)
最新人物專訪
盧業中語中評:美對中較大轉變是不尋求脫鈎
中評社台北6月2日電(記者 張嘉文)針對5月21日七大工業國(G7)峰會落幕後,美中對抗趨勢是否有機會和緩的議題,政治大學外交學系主任盧業中向中評社表示,在G7會議上包括美國…
蔣根煌:侯友宜一向注重兩岸 對大陸不陌生
(2023/05/31)
美對中拋融冰 蔡東杰:關鍵在烏克蘭問題
(2023/06/01)
胡逢瑛:中國調停俄烏衝突成功有兩可能
(2023/06/01)
更多 >>
政黨人士
蔣根煌:侯友宜一向注重兩岸 對大陸不陌生
中評社台北5月31日電(記者 楊騰凱)針對中國國民黨新北市長侯友宜是否應提出具體兩岸論述?國民黨新北市議長蔣根煌向中評社表示,侯友宜擔任“警政署長”、新北市副市長時…
李乾龍:兩岸是一家人 侯友宜定提九二共識
(2023/05/13)
張榮恭析辜汪會談三十週年 看侯友宜訪星
(2023/04/24)
赴陸訪問返台 蔡壁如示警兩岸隨時會打仗
(2023/04/24)
美晶片法案惹議 曾獻瑩:台積電政治受害者
(2023/04/21)
徐欣瑩:兩岸和平共榮 民衆自然有好生活
(2023/04/20)
鄧岱賢語中評:台灣單方禁大陸產品沒道理
(2023/04/14)
美25軍火商將訪台 張斯綱:勿推銷啥就買
(2023/04/13)
張榮恭語中評:馬英九的論述應重視
(2023/04/11)
楊植斗:馬訪陸收穫大 蔡麥會衹有美軍售
(2023/04/08)
吳成典:蔡英文不該捲入美國的政黨之爭
(2023/04/01)
更多 >>
行政部門
漢光兵推美方觀摩人數創紀錄 蕭天流析原因
中評社台中5月24日電(記者 方敬為)台軍方日前舉辦漢光39號演習“電腦輔助指揮所演習”(JTLS電腦兵推),據指出,美方觀摩人數創新高。台陸軍退役少將、前軍備局採…
楊鑫坤:選民期待台灣未來和平 不要戰爭
(2023/05/22)
介文汲語中評:美國軍火商赴台灣推銷戰爭
(2023/05/02)
辜汪會談三十年 邱進益:單純回到九二共識
(2023/04/26)
邱世卿:台海在往戰爭前進 兩岸都難以控制
(2023/04/25)
楊念祖:大陸若進入24海浬 易擦槍走火
(2023/04/15)
呂坤和:金門是金僑的母親之島 僑鄉文化濃
(2023/04/05)
綠推雙重承認 程建人:兩岸影響力懸殊難行
(2023/03/31)
趙建民:馬訪陸定位單純 有利交往
(2023/03/21)
張榮恭語中評:“台獨”無異在引戰
(2023/03/28)
傅慰孤:台灣如果備戰又挑釁 結果就是戰爭
(2023/03/20)
更多 >>
民意代表
葉元之語中評:藍白合 藍須有誠意
中評社台北5月22日電(記者 楊騰凱)中國國民黨新北市議員葉元之接受中評社採訪時表示,藍白若有機會當然要合作,台灣已有過半民眾希望換掉民進黨政府。如果因為在野分裂讓…
徐巧芯:侯友宜肯直球對決民進黨 整合有望
(2023/05/21)
詹江村:抗中保台遇到戰爭危機 民眾會反思
(2022/12/07)
陳滄江:金門人不要兩岸衝突 盼建金廈大橋
(2022/10/14)
李養生:反戰是普世價值 金門可做和平橋梁
(2022/10/03)
台制裁俄 高虹安:得評估俄停供天然氣與煤
(2022/03/01)
周厚立答中評:香港抗疫須站在“一國”高度
(2022/02/23)
牛煦庭:年輕人罩子亮 綠抗中保台未必有效
(2021/10/28)
疫情嚴峻 賴士葆:買疫苗不該秉持意識形態
(2021/05/18)
牛煦庭:布林肯打台灣牌拉高與中國斡旋空間
(2021/03/17)
中評深度專訪:蔣萬安詳談國民黨敗因與未來
(2016/02/25)
更多 >>
社會人士
曹平霞:兩岸要和平 蔡英文不瞭解人母人妻
中評社台北3月8日電(記者 張穎齊)蔡政府執政下,中美與兩岸關係錯綜複雜。亞太青銀共創協會創會理事長、世界華人工商婦女企管協會大華府創會理事曹平霞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
中評專訪:台青張毓中談以自媒體溝通兩岸
(2023/06/01)
王懋昌答中評:期待兩岸持續開展基層交流
(2023/03/03)
許國泰:為何不能疑美?應支持不理美國的人
(2023/01/19)
趙少康:美國共和黨勝選會讓美中更對立
(2022/11/08)
台青答中評:協商民主使命光榮,責任重大
(2022/11/06)
單厚之:民進黨失道德底線 敗選已成定局
(2022/09/30)
盧朝財:台灣烏克蘭化!保命避戰、迎接統一
(2022/07/21)
陳文成答中評:堅定信心融入祖國大陸發展
(2022/07/13)
林彥宏:拜登想日本修憲 讓自衛隊出動合法
(2022/05/30)
美提台灣嚇阻法 許國泰:台灣像跟賭場借錢
(2022/04/09)
更多 >>
熱圖
更多 >>
專家、學者
盧業中語中評:美對中較大轉變是不尋求脫鈎
中評社台北6月2日電(記者 張嘉文)針對5月21日七大工業國(G7)峰會落幕後,美中對抗趨勢是否有機會和緩的議題,政治大學外交學系主任盧業中向中評社表示,在G7會議…
美對中拋融冰 蔡東杰:關鍵在烏克蘭問題
(2023/06/01)
胡逢瑛:中國調停俄烏衝突成功有兩可能
(2023/06/01)
丁仁方:侯友宜首要表態兩岸定位 無法躲
(2023/05/30)
黃靖麟:美國提大陸武力攻台時間表是為軍售
(2023/05/26)
馬準威:美歐與中脫鉤太難 拜登改口不意外
(2023/05/26)
中評專訪:趙春山談和與戰的選擇
(2023/05/24)
張福昌:烏克蘭獲F16或致俄運用戰術核武
(2023/05/24)
劉燈鐘:G7成員利益分歧不會隨美國起舞
(2023/05/23)
林文斌:東協國家盼南海共同開發有錢大家賺
(2023/05/23)
邀反中鷹派訪台 張福昌:對兩岸問題沒幫助
(2023/05/20)
更多 >>
工商企業
陶君亮:台灣人也是中國人 和平甜甜蜜蜜
中評社桃園5月5日電(記者 黃文杰)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日前提到台灣目前是中美關係最危險的爆發點。基督教系統的信心希望聯盟主席團主席、遊艇製造商巨星造船董事長陶君亮接受…
南投茶商謝明璟:台茶銷陸量逐年遞減可惜
(2023/05/04)
曾獻瑩:台灣半導體人才不足 源自少子化
(2023/04/03)
曾獻瑩:台積電去美國設廠 是源自美國利益
(2023/04/02)
許冠濱:近七成華語導遊沒工作 領隊更多
(2023/03/30)
許高慶:觀光做爛掉 還不開放陸客?
(2023/03/30)
戴肇洋:美高通膨嚇死人 可能調整對中關稅
(2022/05/11)
陳子昂:外資大撤退 俄烏戰再拖對台影響大
(2022/04/14)
台商黃紫玉答中評:冬奧傳遞兩岸一家親暖流
(2022/02/13)
台商吳家瑩:冬奧彰顯大陸飛速進步
(2022/02/12)
陳子昂:美國打貿易戰傷敵七分自傷三分
(2022/01/11)
更多 >>
人物檔案
上善若水 宋東文 一個人和兩岸
中評社台北11月7日電(記者 蘇麗閑、陳耀桂)宋東文先生,台灣“夏潮基金會”董事長,也是若水堂董事長。 若水堂是台灣最大的簡體字圖書連鎖書店,在台灣從北到…
奇美電的女婿 林佳龍從政得天獨厚
(2008/01/01)
台北縣立委PK 余天不當歌星拚立委
(2007/12/17)
許文龍:不留錢給兒孫 死後不造墓
(2009/11/08)
專論:百變呂秀蓮 累積登陸資源?
(2009/11/02)
孫仲瑜“琴挑” 吳育昇情迷
(2009/11/14)
連勝文夫婦私房照公開 蔡依珊從小就美(…
(2008/06/01)
算命師預言有皇帝命 王文洋爭產拚大位?
(2009/06/17)
吳敦義推崇伯公 永遠是一尾活龍
(2009/10/14)
國民黨秘密武器 陳淑蓉出任發言人
(2007/11/28)
更多 >>
人物側記
中評人物:林中森 為保釣而戰最難忘
中評社台北1月14日電(記者 倪鴻祥、王宗銘)今年71歲的台灣海基會董事長林中森在公務體系服務40餘年,是少數從基層逐級升遷,歷經地方到中央,擁有黨政、兩岸等豐富閱…
施明德7年抗戰 與癌症談戀愛
(2013/10/18)
鄭文龍:成為扁案代言人始料未及
(2011/05/11)
中評社專訪:黃睿靚理想是生四個孩子
(2011/01/07)
山居歲月蒔花弄草 邱創煥生活愜意
(2010/07/12)
龐建國陪太座看漫畫過新年
(2009/01/26)
兒子挑戰老爸 王拓:嗆得有道理!
(2008/08/23)
專訪側記:兩岸關係承先啟後 就看江丙坤了
(2008/05/02)
專訪許添財側記--被藍天包圍的綠色市長
(2008/01/22)
專訪唐飛側記--為大局一身承擔不後悔
(2008/01/18)
沈富雄:我早上炒股、下午健身、晚上罵人
(2008/01/09)
更多 >>
首頁
|
港澳新聞
|
國際時事
|
兩岸專區
|
軍事聚焦
|
評論世界
|
財經視角
|
文萃大觀
|
中評電訊
|
時事專題
關於我們
|
中評動態
|
招聘人才
|
聯系方式
|
鏈接方式
|
中評律師
|
驗證記者証
|
免責條款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國評論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