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中國評論通訊社
首頁
|
頭條
|
焦點
|
大陸
|
臺灣
|
港澳
|
國際
|
美國
|
兩岸
|
華人
|
經濟
|
財經
|
軍情
|
社會
人物
|
文萃
|
圖片
|
文化
|
娛樂
|
評論
|
社評
|
快評
|
分析
|
專論
|
網評
|
外電
|
智庫
|
智囊
專題
|
專訪
|
專頁
|
周邊
|
東亞
|
出版
|
編譯
|
網書
|
數據
|
動態
|
電訊
|
名家
|
記者
|
簡介
【
設為首頁
】【
】【
中評郵箱
】
中評觀察
【
中評社社評
】
社評:民進黨“國際牌”褪色礙2024選情
(2023-05-30 00:02:19)
社評:中美政冷經熱?經貿仍應是“壓艙石”
(2023-05-29 01:48:24)
社評:中國電動汽車發展震驚全球
(2023-05-27 00:01:59)
社評:藍白如何才能合?國民黨意向不明
(2023-05-26 00:03:50)
社評:中俄經貿投資合作有新的進展
(2023-05-25 00:00:57)
社評:中吉烏鐵路將加強中國與中亞互聯互通
(2023-05-24 00:01:50)
社評:阻兩岸觀光交流 民進黨能得利?
(2023-05-23 00:05:46)
社評:對烏克蘭的和平談判抱有希望
(2023-05-22 00:02:48)
社評:中國與中亞國家守望相助共同發展
(2023-05-21 00:04:38)
社評:兩岸關係如何“大危”之中求“大機”
(2023-05-19 00:01:17)
社評:台灣明年大選結果是數學問題!
(2023-05-18 00:13:43)
社評:香港區議會改革有何重要深意?
(2023-05-17 00:01:18)
社評:巴菲特揭示了美國資本市場發展規律
(2023-05-16 00:02:53)
社評:中國電動汽車出口首創第一意義重大
(2023-05-15 00:00:55)
社評:中美高層對話化凍 球在美方一邊
(2023-05-14 00:01:54)
社評:維護國際秩序是各國義不容辭的責任
(2023-05-12 00:01:27)
社評:國際秩序仍應建立在二戰成果基礎之上
(2023-05-11 00:02:04)
社評:美中東基礎設施建設計劃恐畫餅充饑
(2023-05-10 00:02:14)
社評:美國擴大財政赤字準備鋌而走險?
(2023-05-09 00:02:19)
社評:香港具灣區心態才能抓住由治及興機遇
(2023-05-08 00:12:18)
社評:支撐美國經濟的三塊基石均不穩定
(2023-05-05 00:02:11)
社評:尹錫悅從美外交 東亞地區危機四伏
(2023-05-04 00:02:30)
社評:美國許多中小銀行在金融戰爭中被吞噬
(2023-05-03 00:03:50)
社評:濫用制裁措施 摧毀美國經濟基礎
(2023-05-02 00:03:26)
社評:印度重建供應鏈需升高產業維度
(2023-05-01 00:01:08)
社評:“九二共識”已是台灣人的生命線!
(2023-04-29 00:01:08)
社評:中國對外貿易繼續前行成就顯著
(2023-04-28 00:04:45)
社評:中國外貿的三大引擎需加快經濟轉型
(2023-04-27 00:08:04)
社評:馬英九大陸行帶給台灣社會的靈魂三問
(2023-04-26 00:02:39)
社評:G7成地緣政治地雷區 無理指責中國
(2023-04-25 00:04:56)
更多 >>
【
中評社專論
】
中評觀察:從河南文旅發展看鄉村振興新模式
(2023-05-30 00:33:37)
董向榮答中評:韓日應與中國共阻東亞陣營化
(2023-05-30 00:22:48)
黃載皓:尹錫悅政府外交必須慢半拍
(2023-05-29 01:55:23)
胡繼平答中評:為台獨壯膽對日本不利
(2023-05-29 01:52:12)
中評專論:新“華盛頓共識”是拜登競選綱領
(2023-05-28 00:09:37)
中評智庫:澳門青年面臨的主要挑戰
(2023-05-28 00:05:22)
紀欣:開啟對話 和平才能是唯一選項
(2023-05-27 00:47:53)
羅智強析藍綠白選戰策略 侯柯還未有火花
(2023-05-27 00:37:59)
廖達琪:侯友宜須整合“五子登科”大團結
(2023-05-26 00:36:17)
馬準威:美歐與中脫鉤太難 拜登改口不意外
(2023-05-26 00:27:33)
對華遏壓軌道上的中美關係
(2023-05-26 00:13:14)
宋興洲:美中關係可能走緩民進黨當局緊張
(2023-05-25 00:42:45)
何志勇: 民進黨和美國的抗中本質上不同
(2023-05-25 00:36:17)
對“九二共識”的再分析與思考
(2023-05-25 00:12:39)
張福昌:烏克蘭獲F16或致俄運用戰術核武
(2023-05-24 00:55:26)
美予台核保護?周世雄:除非美中準備開戰
(2023-05-24 00:28:23)
中評專訪:趙春山談和與戰的選擇
(2023-05-24 00:13:05)
林文斌:東協國家盼南海共同開發有錢大家賺
(2023-05-23 01:08:35)
劉燈鐘:G7成員利益分歧不會隨美國起舞
(2023-05-23 00:55:51)
美提供台核保護傘?盧信吉:短期不可能發生
(2023-05-23 00:55:05)
張福昌:中美適度降溫有助拜登面對選舉
(2023-05-22 00:24:07)
推動高雄與廈門港口經濟合作,促進兩岸城市交流
(2023-05-22 00:17:21)
徐巧芯:侯友宜肯直球對決民進黨 整合有望
(2023-05-21 00:17:54)
從兩岸政經關係發展看兩岸經濟制度化合作的前景
(2023-05-21 00:11:29)
高少凡:美國想推亞洲北約得看G7成員態度
(2023-05-20 00:50:56)
邀反中鷹派訪台 張福昌:對兩岸問題沒幫助
(2023-05-20 00:42:34)
邵宗海:侯友宜是個非常謹慎的人
(2023-05-20 00:30:07)
鄭明德:新潮流系沒在兩岸策略助賴 頗意外
(2023-05-20 00:27:39)
葛永光:兩岸一家人 不能被外國勢力利用
(2023-05-19 00:55:11)
鈕則勳:侯友宜不易被抹紅兩岸論述應更大膽
(2023-05-19 00:45:10)
更多 >>
【
新聞分析
】
中評關注:民調跌第三 侯友宜急需突破
(2023-05-30 00:29:35)
中評關注:侯友宜拜會馬英九釋出三訊號
(2023-05-27 00:41:09)
中評觀察:台灣參與國際組織繞不開兩岸關係
(2023-05-25 00:43:41)
中評關注:綠集中火力猛攻 侯需馬上動起來
(2023-05-22 00:31:20)
中評關注:侯友宜批賴清德 呈現不一樣形象
(2023-05-21 00:12:25)
中評分析:從大江論壇看兩岸交流新動向
(2023-05-19 00:22:40)
中評關注:侯友宜攻大位 繞不開藍白合這關
(2023-05-18 00:57:16)
中評關注:兩岸路線攻防 賴清德打郭不打侯
(2023-05-15 00:20:02)
中評關注:郭台銘撼動不了侯友宜板橋地盤
(2023-05-13 00:52:01)
中評關注:朱立倫定調17日速徵召免出亂子
(2023-05-12 00:45:26)
中評關注:擋疫苗事件能把郭台銘推上去?
(2023-05-11 00:53:15)
中評關注:郭台銘氣勢旺 侯友宜下猛藥反獨
(2023-05-09 00:35:19)
中評觀察:吸引台青來陸創業的三大因素
(2023-05-05 00:56:30)
中評觀察:中國外貿開局穩 需維持向好局勢
(2023-05-02 00:35:24)
中評關注:侯友宜議會重砲 拉高對綠仇恨值
(2023-04-29 00:40:36)
中評關注:侯友宜呼之欲出 三大隱憂難解
(2023-04-28 00:46:42)
中評關注:拱韓聲浪看到藍營集體焦慮爆棚
(2023-04-20 00:23:20)
中評關注:郭台銘變數對國民黨是正是負?
(2023-04-19 00:46:57)
中評觀察:多管齊下確保我國能源安全
(2023-04-18 00:43:07)
賴清德小心論述兩岸 不脫“兩國論”
(2023-04-13 00:30:32)
中評關注:蔡英文出訪籠罩在“斷交聲浪中”
(2023-04-03 00:32:23)
中評關注:蔡英文出訪牽動賴清德2024
(2023-03-29 01:02:47)
中評關注:台洪斷交曝露美國影響力大不如前
(2023-03-27 00:23:55)
中評觀察:今年經濟增長目標為何是5%左右
(2023-03-23 00:29:43)
中評關注:馬英九訪陸綠營焦慮到精神分裂
(2023-03-22 00:27:06)
中評關注:馬英九訪陸三大重要意義
(2023-03-20 00:22:31)
中評關注:朱立倫有換柱前例 疑朱論蔓延
(2023-03-18 00:46:31)
中評關注:賴清德兩岸路線勢必要直球對決
(2023-03-16 00:28:08)
中評觀察:三農現代化 新開局有新意涵
(2023-03-02 00:54:32)
中評關注:南投補選藍只能贏不能輸三大意義
(2023-03-01 00:29:51)
更多 >>
【
評論員文章
】
林富男:外因外力是否影響台灣選舉值得關注
(2023-05-15 08:12:04)
對南海主權與國際法的深度分析
(2023-03-31 15:00:04)
郭隆隆:當前兩岸關係正處於十分敏感時期
(2023-02-27 00:21:13)
石之瑜:台海避戰要化解“戰爭邊緣”
(2023-02-03 00:46:57)
維持現狀論
(2023-01-30 16:52:03)
“反代理人戰爭”與“一中兩憲”政治現狀
(2023-01-30 16:39:58)
精析:釣魚島歸屬與國際法
(2022-12-01 17:10:46)
從歐亞大陸地緣經濟格局看俄羅斯技術轉型與俄烏衝突
(2022-10-26 10:05:16)
對佩洛西竄訪事件的觀察與反思
(2022-10-25 16:27:27)
全國統一大市場下內地與香港防疫政策銜接之路
(2022-09-26 11:49:15)
苗綠:來華留學生是中外友好往來的重要使者
(2022-08-24 00:25:49)
五四意識形態的百年反思
(2022-07-04 16:30:18)
俄烏戰爭:性質、影響與中國的處境
(2022-07-04 16:24:14)
從美國國內政治的角度看近期俄烏衝突
(2022-05-20 15:44:21)
制定《中國反海外腐敗法》是當前的急務
(2022-05-20 15:10:29)
新冠疫情下美國霸權吸引力式微:原因、影響、對策
(2022-05-20 15:03:27)
碳中和目標下的中美綠色低碳合作
(2022-05-20 14:10:47)
余英時的“幫派”與“典範”
(2022-04-19 11:33:03)
論中美戰略相持
(2022-04-19 11:25:13)
潘彤:拜登表態四不一無 對台獨釜底抽薪
(2022-03-21 00:29:47)
余英時的論敵
(2022-03-15 17:30:04)
評析北京與東京海空通聯熱線
(2022-03-15 17:02:10)
緬甸新局勢的轉型正義與政治博弈
(2022-02-11 16:31:18)
略論特朗普捲土重來的概率
(2022-01-11 11:01:43)
中國視角下的多邊主義
(2021-12-13 13:26:37)
啟發鄧小平改革開放的思想主張源自何處
(2021-02-16 12:48:31)
美國大選後的中美關係與兩岸關係走向芻議
(2021-02-16 12:40:00)
中美間技術霸權的爭奪——出口管制的科技法律戰
(2021-01-11 18:25:12)
特朗普的敗招與拜登的舊招新用
(2021-01-11 18:18:05)
中評專論:民進黨國民黨為何都追殺吳斯懷?
(2020-03-26 00:08:40)
更多 >>
首頁
|
港澳新聞
|
國際時事
|
兩岸專區
|
軍事聚焦
|
評論世界
|
財經視角
|
文萃大觀
|
中評電訊
|
時事專題
關於我們
|
中評動態
|
招聘人才
|
聯系方式
|
鏈接方式
|
中評律師
|
驗證記者証
|
免責條款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國評論通訊社